首页

情侣主的调教

时间:2025-05-24 21:00:02 作者:突破人类视觉极限 中国科大制备出神奇隐形眼镜 浏览量:43320

  中新社合肥5月22日电 (记者 吴兰)记者22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生命科学与医学部薛天、马玉乾团队与近代力学系龚兴龙、王胜团队及其合作者,制备出一款突破人类视觉极限的神奇隐形眼镜。

  据介绍,通过佩戴该隐形眼镜,能实现人类近红外色彩图像视觉。5月22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细胞》(Cell)。

  自然界中,人类肉眼可感知的可见光仅占电磁波谱很小的一部分。前期研究中,薛天、马玉乾团队与合作者将一种可以把近红外光转换为可见光的上转换纳米颗粒注射到动物视网膜中,首次实现了哺乳动物的裸眼近红外图像视觉能力。但由于眼内注射在人体应用受限,如何通过非侵入性方式实现近红外视觉,成为该技术实用化的关键挑战。

  科研人员研究发现高分子聚合材料制备的软性透明隐形眼镜提供了一个可佩戴式的解决方案。为此,他们通过对材料的筛选及系列转换,制备出了高度透明的近红外光上转换隐形眼镜。

  实验验证,佩戴这种隐形眼镜的小鼠可以分辨不同时间频率和不同方位的近红外光信息。更重要的是,佩戴该隐形眼镜的人类志愿者不仅可以看到一定光强范围的近红外光,还可以准确识别近红外光的时间编码信息。

  研究人员还开发了一种内置近红外光上转换隐形眼镜的可穿戴式框架眼镜系统,使人类志愿者能够获得与可见光视觉一样空间分辨率的近红外图像视觉,精确识别复杂近红外图形。

  据介绍,该项研究实现了无源、可穿戴的人类近红外图像视觉能力拓展,能够使人类感知近红外光的时间、空间和色彩多维度信息。该技术未来在医疗、信息处理及视觉辅助技术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两岸专家学者共议中华民族共同家园建设

曼谷3月8日电 (潘雨洁 祁妙)当地时间7日,“同饮一江水共话澜湄情”澜湄万里行媒体采访活动记者团赴泰国皇家陆军电视台第五频道(以下简称:第五台)座谈交流。

【世界说】多国人士:“产能过剩”谬论阻碍不了中国产业转型升级

川渝搭建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产业线上对接平台,电子信息制造业总规模超1.6万亿元,成渝“氢走廊”“电走廊”“智行走廊”等重大应用场景建设深入推进。

人文社办“哈利·波特魔法读书会”带“哈迷”踏上成长之旅

福州5月3日电 (记者 刘可耕)经典闽剧剧目《林则徐充军》《小放牛》,现代题材闽剧《林祥谦》3日亮相在福州市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举行的闽剧惠民演出专场,演员们以优美的唱腔、生动的表演,赢得现场观看的市民和游人阵阵掌声和喝彩。

乌鲁木齐大巴扎步行街游人如织

事实上,过去几年,就在美西方国家大搞贸易壁垒时,中亚国家选择了一条相反的路——李天毅告诉谭主,中亚国家从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出台了新能源汽车免关税或关税优惠政策。

第二届湖南乡村诗词大会启动 文化繁荣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与新西兰的双边关系发展彰显了彼此间的交流与合作不仅增进两国发展福祉,还有效规避了国家间的摩擦与冲突。两国致力于优势互补,积极开展建设性对话,管控分歧。在互惠互利、相互尊重和坦诚对话是中新关系成熟与发展的基石。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